2025年9月11日云安全中心按量付费新增基础服务费,对用户有啥影响?
文章详细介绍了阿里云云安全中心2025年9月11日起按量付费模式新增基础服务费的调整内容,包括当前按量付费的具体计费规则、新增基础服务费的含义、对不同用量用户(小用量、中等用量、大用量)的成本影响分析,以及用户可采取的成本对比、优化使用习惯、关注免费版功能等应对建议,并指出云服务计费向‘固定+变动’模式转变的趋势。
2025年9月11日云安全中心按量付费新增基础服务费:用户需要知道的那些事
最近有朋友问我:“阿里云公告说2025年9月11日起,云安全中心的按量付费模式要新增基础服务费,这对我们小公司有啥影响?”这个问题挺实在的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清楚。
一、先理一理:当前云安全中心按量付费怎么算?
在说新变化之前,得先明白现在的计费规则。云安全中心的按量付费,简单说就是“用多少付多少”,系统每天统计你的实际用量,第二天生成账单。具体到不同功能,计费方式还不太一样:
-
云安全态势管理:按“授权数”阶梯计费。这里的授权数是扫描次数、验证次数、修复成功次数的总和。比如:
- 每天用10万次以内:0.0065元/次(用5万次就是5万×0.0065=325元);
- 10万到50万次:前10万次按0.0065元,超过部分按0.0052元(比如用30万次,费用是10万×0.0065 + 20万×0.0052=650+1040=1690元);
- 超过50万次:前50万次分段计算,超过部分按0.0032元(用量越大,单价越低)。
-
无代理检测:按扫描的数据量收费,0.2元/GB。比如你今天扫描了10GB数据,费用就是2元。
-
漏洞修复、威胁分析等功能,也是类似逻辑,按实际使用的次数或数据量结算。
这种模式的好处很明显:灵活。小公司测试阶段用量少,成本低;大公司业务爆发时,不用提前囤资源,按需付费就行。但问题也存在——对阿里云来说,维护基础服务(比如底层安全引擎、日常漏洞库更新)需要固定成本,而按量付费用户如果用量太少,可能覆盖不了这部分成本。
二、2025年9月11日:新增的“基础服务费”是什么?
根据公告,从2025年9月11日起,所有开通按量付费的用户,每月需额外支付一笔基础服务费。虽然官方还没公布具体金额,但参考行业类似调整(比如云数据库按量付费新增“实例管理费”),推测可能是每月50-200元的固定费用,覆盖基础功能的运维成本。
这里要注意:基础服务费是“新增”,不是“替代”。原来的按量费用(比如扫描次数、数据量的费用)还要继续交,相当于“固定成本+变动成本”的组合计费。
举个例子:假设基础服务费是100元/月,你每月用云安全态势管理5万次(原费用325元),调整后总费用就是100+325=425元,比之前多了30%。如果用量是50万次(原费用10万×0.0065 + 40万×0.0052=650+2080=2730元),调整后总费用是100+2730=2830元,涨幅不到4%。
三、对用户的影响:小用量用户压力大,大用户需重算性价比
这次调整的影响,关键看用户的月均用量。我们分三类用户分析:
用户类型 | 月均用量(以云安全态势管理为例) | 原月费用 | 新费用(假设基础费100元) | 涨幅 | 核心影响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小用量用户 | ≤10万次 | 325元 | 425元 | 30.8% | 成本显著上升,可能被迫减少非必要扫描,或转向免费版(但免费版不支持漏洞修复) |
中等用量用户 | 10万-50万次 | 1690元 | 1790元 | 5.9% | 成本小幅增加,可能继续使用,但会更关注用量优化(比如合并扫描任务) |
大用量用户 | >50万次 | 2730元 | 2830元 | 3.7% | 成本影响可忽略,但需对比包年包月是否更划算(包年包月通常有10%-20%折扣) |
特别要注意小用量用户。这类用户可能是创业公司、测试团队,平时用量少但需要基础安全能力。以前按量付费的“低门槛”是优势——用1次付1次的钱;现在加了基础费,相当于“最低消费”,如果每月用量低于一定阈值(比如云安全态势管理需用约1.5万次才能让基础费占比低于20%),反而不如直接买包年包月的小套餐。
四、用户该怎么办?三个建议帮你应对
面对调整,用户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:
-
算笔账:对比新旧模式成本
建议导出过去3-6个月的用量数据,按新规则(基础费+原用量费用)重新计算,再和包年包月的价格对比。比如包年包月的“10万次/月”套餐,假设原价325元/月,年付可能打9折(3510元/年,约292.5元/月),比新按量付费的425元/月便宜30%。 -
优化使用习惯,减少不必要用量
比如漏洞扫描可以从“每天扫描”改为“每周扫描”,或者合并多个扫描任务(减少重复扫描次数)。无代理检测可以优先扫描关键业务数据,非核心数据延后处理,降低数据量消耗。 -
关注免费版功能,但别依赖
云安全中心免费版支持漏洞检测、异常登录提醒等功能,但不支持漏洞修复、威胁响应。如果你的需求只是“知道有风险”,可以考虑免费版+手动修复;如果需要自动化处理,还是得付费。
结语:云服务计费的“固定+变动”趋势
这次调整不是孤立事件。近年来,云服务计费模式逐渐从“纯按量”转向“固定+变动”——比如云服务器按量付费新增“实例保留费”,数据库按量付费新增“基础管理费”。背后的逻辑是:云厂商需要覆盖基础运维成本,同时让大用户享受更低的边际成本。
对用户来说,关键是根据自身用量特点选择模式:用量稳定选包年包月(便宜),用量波动大选按量(灵活),但以后按量的“最低成本”会变高。建议提前规划,9月11日前完成成本测算和模式切换,避免影响业务。
如果你是小用量用户,不妨现在就登录阿里云控制台,查查过去半年的用量,再试试“包年包月计算器”——省的钱可能够请团队喝杯咖啡了。